Calibre——芯片验证领域的完美逆袭
1. 背景:Dracula 独霸天下
在 90 年代末到 00 年代初,Cadence 的 Dracula 几乎是版图验证(DRC/LVS)的唯一选择,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。
然而,Mentor Graphics 携 Calibre 横空出世,用一套“分而治之”的理念,硬生生把 Dracula 拉下神坛。
2. 胜负手:Hierarchy 验证理念
2.1 Flatten vs. Hierarchy
- Flatten(Dracula 思路)
把所有层级全部展开,一个单元被调用 10,000 次,出现 1 个错误,就会被报成 10,000 个错误。 - Hierarchy(Calibre 思路)
只报一次错误,指出“这个单元本身有问题”,查错时间呈指数级下降。
2.2 立竿见影的效果
- 连线 short、open 这类在 Dracula 时代“老大难”的问题,Hierarchy 验证迎刃而解。
- 用户界面简洁、命令易懂,上手极快,口碑迅速发酵。
3. Cadence 的反击:Assura 与 PVS
阶段 | 产品 | 策略 | 结局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波 | Assura | “换皮 Dracula” + 更友好的 Virtuoso 集成 | Bug 频出,口碑崩坏;最后只能捆绑赠送 |
第二波 | PVS | 宣称 DRC/LVS 可一起跑 | 理念好听,实际无法撼动 Calibre |
硅谷段子:
“谁会愿意花钱买一个用来 Debug 的软件,还要先花时间为软件本身 Debug?”
4. 插曲:Cadence 的假账风波
Calibre 如日中天,Cadence 高层一度想直接收购 Mentor,但现金流吃紧。
几位高管铤而走险做假账,东窗事发后被集体开除,收购计划流产。
5. 产业启示:为什么 Dracula 必败
- 路径依赖:Dracula 是当时 Cadence 的现金牛,不可能自废武功推倒重来。
- 创新瓶颈:大公司只能不断收购小团队来“拼装”下一代工具。
- 例:Cadence 的 SOCEncounter 就是在 Silicon Ensemble 淘汰后,通过并购整合而来。
6. 余波:三足鼎立的今天
- 依靠 Calibre 这一持续现金流发动机,Mentor Graphics 站稳脚跟。
- 行业进入“寡头时代”:
小 EDA 公司陆续被 Cadence / Synopsys / Mentor 收购,风云不再。
7. 一句话总结
“把问题分而治之,就能把对手分而击之。”
Calibre 用 Hierarchy 理念完成以小博大,成为 EDA 史上教科书级的商业与技术双杀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