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话总结:DDR3 用 8-bit 预取、1.5 V、Reset/ZQ/P2P 换来 更高带宽、更低功耗、更稳信号。
项目 | DDR2 | DDR3 |
---|
预取深度 | 4 bit | 8 bit |
突发长度 (BL) | 4 / 8 | 固定 BL=8 |
附加模式 | — | 4-bit Burst Chop (A12 控制) |
突发中断 | 支持 | 禁止,改用顺序 4-bit |
参数 | DDR2 | DDR3 |
---|
CL 范围 | 2 ~ 5 | 5 ~ 11 |
附加延迟 AL | 0 ~ 4 | 0 / CL-1 / CL-2 |
写入延迟 | — | 新增 CWD(随频率变化) |
- 结论:DDR3 延迟周期数更高,但带宽提升足以抵消。
功能 | 引脚 | 作用 | 结果 |
---|
Reset | RESET# | 一键掉电复位,关 DLL/IO 驱动 | 初始化简化,节电 |
ZQ 校准 | ZQ | 240 Ω 外置电阻,ODCE 自动校准 驱动电阻 & ODT | 信号完整性提升 |
参考电压拆分 | VREFCA / VREFDQ | 命令/地址与数据独立参考 | 信噪比↑ |
点对点 P2P | — | 单通道单插槽 (或双 Bank) | 总线负载↓,频率墙↑ |
维度 | DDR2 | DDR3 |
---|
电压 | 1.8 V | 1.5 V |
针脚 | 240 | 240(缺口位置不同) |
封装 | FBGA | FBGA (改进散热) |
- 移动设备:温度自适应自刷新、局部自刷新 → 功耗优势明显
- 服务器/台式机:P2P + 更高带宽 → 先上服务器,后普及 PC
- 平台支持
- Intel Bear Lake (Q2 2007) 原生 DDR3
- AMD K9 同时兼容 DDR2 / DDR3
“8 预取、1.5 V、Reset/ZQ/P2P,延迟虽高带宽飞。”
主板 缺口位置不同,切勿混插!